当前位置:首页 > 郝晓工作室 > 老中医资料库 > 详情
分享到: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 结业论文:郝晓主任中医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来源: | 发布:2021-08-10 17:21:44 | 浏览:
附表8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
结业论文
 
 
郝晓主任中医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继 承 人  梁栋                
指导老师  郝晓                  
学科专业  针灸                  
带教单位 肥城市中医医院         
完成日期 2016年                
继承级别 县级继承人             
 
目  录
1、摘要……………………………………………  3
2、综述……………………………………………  4
3、指导老师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5
4、指导老师学术思想的整理与研究…………… 14
5、结语及致谢…………………………………… 28
6、个人简历……………………………………… 28
 
 
 
 
 
 
 
 
【摘要】郝晓老师重视针灸药物的结合,主张针药并用,指出穴位有归经,有所属,有功效,就像药物有四气五味,有升降浮沉,针药是治病的一体两面,好比阴阳,彼此互助,针灸就是针与灸,就是针刺与药物的结合。针刺与药物彼此有各自的特色,针所不为 灸之所宜,郝晓老师结合40多年的临床实践,深入挖掘针药的应用技术,努力将针药并用发挥到极致,同时形成独特的“身心和合,异同平衡,少火生气,轻柔针刺”的学术细想。     
关键词 郝晓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Abstract] Professor Hao Xia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d medicine, advocates of combined use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points are owned by, belong, efficacy, like drug has four properties and five flavors, ascending, descending, floating and sinking, acupuncture is treatment of one of the two sides, like Yin and Yang, help each other, acupuncture is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s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drugs. Acupuncture and drug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o each other, the needle is not the appropriate moxibustion, Professor Hao Xiao with more than 40 years of clinical practice, dig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to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and to maximize, and create a unique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on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balance and fire less angry, gentle acupuncture" academic reflection.
    [Key words] Hao Xiao;Academic thought;clinical experience  
综述:
郝晓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针灸治疗最注重制神,所谓制神,即是指人的身心要统一,这里既包括医者身心统一,也包括患者身心统一,以及医患之间的身心统一。医者身心统一是要求医者诊病治病时要心无旁骛,心思和行动要统一;患者的身心统一是指患者要对有真正想治病的心和对医者的信任;医患之间的身心统一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形成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互助的,既有患者的配合,也有医生的扶持,彼此身心交流,达到一种医者知其病,患者乐其治的状态。郝晓老师认为针刺手法是为了达到某种治疗日的所采取的操作方法,包括进针前的准备、揣穴、循切以及进针后的操作和出针等各种手法,临床实践说明,针刺手法对临床疗效具有直接影响,不同的针刺手法可产生不同的针刺效应,形成不同的刺激量。如果不能正确掌握适度的刺激量,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全而理解针刺手法应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施术手法的选择、施术所持续的时间、留针时间的长短。同一穴位不同针刺方向甚至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加之施针的深浅、指力、频度不同,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如何达到目的,就要采用轻柔针刺手法,而采用轻柔针刺手法的目的在于生少火之气。从古到今,人类的发展在医生的眼中就是一部,人与疾病斗争的过程,疾病在进展,医生的治疗手段也要进展,不能排斥任何一种治疗,要敢于尝试,大胆改进,要有一颗赤子之心,不要抱有西医中医的观念之争,郝晓老师用针从不排斥用药,常提倡针药并用,针既包括针灸之针也包括神经阻滞之针,药既包括中草药也包括西药,而且明确指出,吃西药的同时可以同时服用中药,相反亦然。中医针灸的发展就要结合现代科技,古代尚且有九针,现今更是有针刀、银质针、钩活针、皮内针、钦针等等。古代只有针刺穴位刺激,现在穴位埋线、热敏灸、穴位注射,微波针 等等这都是体现了针灸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自己不能固步自封。
一、老师的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一)主张针药并用
郝老师在临床上宗《素问•移精变气论篇》:“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及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针灸而不药,药而不针灸,尤非良医也;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郝主任认为:针效虽捷,然效果持久性较差,汤药虽慢,但功在可持续发挥效果。故老师在临症时除针灸之外,多以药物善后。郝老师针药并用有一下三种用法。
  1. 将穴位与药物对应:
每种药物均有自身的特点、功效,同样穴位也有自己的穴性。穴位的配伍亦可宗药物方剂的配伍方法。郝老师在临床上将穴位按照中药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打破了常规的按经络分类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兹将常用穴位分类及配伍列举如下:
  1. 解表类:发散风寒:太阳、大椎、风池、风门;发散风热:大椎、曲池、合谷、少商
  2. 泻下类:天枢、支沟、丰隆、足三里(泻法)
  3. 清热类:清肺大肠热:鱼际、少商、尺泽、商阳、合谷;清胃热:合谷、内庭、支沟、阴陵泉;清心小肠热:少冲、间使、少泽、神门;清膀胱热:水分、小肠俞、涌泉、下脘;清肝胆热:行间、委中(点刺放血)、大敦、胆俞
  4. 温中类:中脘、关元、神阙、足三里,此类穴多用灸法或针刺补法
  5. 安神类:大陵、心俞、四神聪、脐周四针
  6. 理气类:膻中、中脘、天枢、印堂、太冲、足三里
     其中,脐周四针为郝老师所创,其穴即将神阙穴上下左右各旁开1寸处取穴,其为仿四神聪穴意定穴,此穴与四神聪相配在安神方面效果明显。
2、先针后药:
郝老师多从两个角度考虑:(1)从疾病的状况出发,其中可分三种情况。一是依据病势缓急,在疾病比较危急之时,先行针灸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配合药物治疗,即“针刺导其先,汤药荡其后”,这在古代文献中很多见。二是针灸治疗取得较好的即时效应,需要再配合药物来维持疗效。(2)从针药的作用特性出发,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针灸的方便便快捷来缩短疗程。陈会在《神应经序》中认为“良药虽众.至于劫病,莫若一针之捷。药以气味而达之,故其宣利经络也迟;针以卑劘而取之.故其疏通血脉也速。”杨继洲注释《通玄指要赋》时说:“夫治病之法.有针灸.有药饵.然药饵或出于幽远之方,时有缺少.而又有新陈之不等,真伪之不同,其何以奏肤功,起沉疴也?惟精于针.可以随身带用.以备缓急。”二是利用针药并用特点来互补增效,郭雍《伤寒补亡论•两感证五条》“汤药虽可攻内,而内攻未必至,虽至而药病方有胜负。针艾可以外泄,随其轻重,必有泄而出者。”说明“两感之证,汤药至止不如针灸。”针配合药,补其不足,有其独到之效。郝老师在门诊接诊病人后,往往先以针刺、艾灸、拔罐等法先解决病人最痛苦的症状,然后根据辩证处以汤剂或丸剂,或在病人针灸等治疗一段时间以后,以丸药善后。    
  1. 重视药物外治:
针对小儿及惧怕针刺者,配以各种药粉,根据体质等采用酒、醋、蜂蜜、蛋清等调成药膏敷贴穴位或药浴,常用的配方有如下几个:
  1. 除胀通便方:生大黄、芒硝、小茴香、厚朴,上述诸药研细末后以酒调成牙膏状敷脐并热敷脐部;
  2. 止泻方:黄连、肉桂、丁香、吴茱萸、苍术,上述诸药研细末后以醋调成牙膏状敷脐并艾条悬灸脐部;
  3. 消肿止痛方: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上述诸药研细末后以蛋清调成糊状,敷在肿痛部位,外裹保鲜膜,并以神灯照射30分钟,药物保留2小时。此方对各种红肿热痛、关节积液均有明显疗效,往往一剂治、两剂愈,被病人誉为“万金消痛”。
  4. 麻木熏洗方:黄芪、当归、穿山甲、地龙、柴胡、秦艽、桂枝、红花、木瓜、透骨草、牛膝,水煎后趁热以药气熏患处,待药汁稍凉后再洗患处。
    临床上巧妙选择针药配合方法、顺序,正是中医治病讲究谋略的例证。我们应充分利用郝老师“举汤液以翼针道,明刺法以济汤药”的宝贵经验认识,进一步针药互鉴。一方面利用针灸经络理论,结合现代药物剂型加强对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经皮给药的研究;另一方面,将作用机制效应明确的药物作为标尺、工具,研究针灸的效应特征。通过现代研究的思路与手段,找到针药结合治疗中各种影响因素之问最佳的组合方式,优化针药结合临床方案,发挥针药互补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用于临床疾病的防治,尤其是某些疑难病症的治疗。
(二)重视针刺的方向与深度
郝老师认为穴位是立体结构,一个穴位有多个治疗作用是由穴位的立体结构决定的,针刺到一个腧穴的不同的位置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在临床操作上,主要体现在对穴位针刺时,根据不同的治疗需要采用不同的针刺方向和深度,绝不是“针向病位”所能概括的。而针刺的方向、深度主要由揣穴时的手感、针刺时的手感及气至病所三方面决定。“法无定法、穴无定穴”是郝老师经常讲的一句话。所谓“法无定法”即治疗时不要拘泥于已有的固定法则,而是要根据病人当时所表现出的病机,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各种切中病机的方法进行调整,最终目的是使病人恢复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所谓“穴无定穴”即穴位并非处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而永远不变,而是根据病人的体质、形态、病性、气候等发生位置、敏感度等的改变。取穴时应在穴位处仔细揣摩,用心体会穴位处细微的不同及特殊的反应,找出腧穴处的确切针刺点。然后在该点处朝各个方向慢慢体察,直到找到反应最大的方向,此时押手万万不可放松,刺手持针在已确定的针刺点紧贴押手进针,进针方向务必与探查到的最佳针刺方向一致。进针后,要做到“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认真体会针下的感觉及气的方向,一旦得气,慎守勿失,通过各种手法的刺激驭气,使气至病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举郝老师刺人迎穴的手法及经验以说明老师的经验。
人迎穴最早载于《灵枢·本输》“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灵枢·寒热病》亦云“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针灸甲乙经·颈凡十七穴》云:“人迎……在颈大脉,动应手,侠结喉,以候五藏气,足阳明脉气所发”。可见古代医家对人迎穴有诸多论述,但由于到了《针灸甲乙经》明确提出禁灸和刺深杀人,又因该穴所处位置在顶动脉搏动处,致使后世应用极少。但在临床实践中,郝老师却发现人迎穴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有着极佳的疗效,并对人迎穴的刺法做了仔细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安全、容易掌握并且可产生确切疗效的方法。具体刺法如下:
左手按压在人迎穴处,将颈总动脉按在左手食指之下,左手中指将气管、食管向对侧推开,右手持针在左手食指中指之间刺入,并向足侧倾斜20°,直达骨质,采用捻转手法,并且在针尖不离开骨质的情况下调整针刺的方向,使气向病位的方向传导,得气后患者感同侧面部发热,部分患者可有同侧耳部闷胀感。再多刺。出针手法分三步:由深部徐徐抽至2寸以下稍停,是为第一步,再抽至1寸以下,稍停,是为第二步。最后不加捻转,直拔而出,是为第三步。要做到在病人不知不觉时已经出针,技术才达高超。拔出针后,立即用棉球稍稍揉按压迫穴位,并轻轻转动儿下病人头部,以缓和紧张情绪,揉按力量先由浅及深,再由深及浅,然后慢慢松开。
郝老师应用人迎穴为主穴在临床上治疗头痛,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颈性眩晕,冠心病,多汗症,更年期综合症,顽固性痛经、痤疮、慢性便秘或腹泻、高血压病等多种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三)善用背俞穴、夹脊穴深刺治疗周身疾病
郝老师在临床上除按照经络辩证及针灸学常规方法配穴以外,擅长深刺背俞穴、夹脊穴治疗各类疾病。背俞穴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可以治疗相应脏腑及相关五官五体疾病。华佗夹脊穴是位于脊柱两侧,上平第一胸椎棘突下缘,下平末节能椎棘突下缘,脊柱旁开0. 5寸的经外奇穴,具有与脏腑背俞穴相类似的功能。
郝老师认为背部区域为原气所散及脏腑之气所输注之处,故可治疗一身之病,但原气与脏腑之气均为人体至宝至贵之气,故其气处于深部,非深刺不能调动,故在针刺时需用深刺之法。《脉经》“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谓肾间动气也。"《难经·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原原气。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这里强调了原气为脏腑十二经之根本,特别把原气联系到三焦,通过上中下三焦将原气散布到各脏腑经脉。背俞穴为脏腑之气所发,而脏腑之气又源于人体的原气,故背俞穴与原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内经》中关于背俞穴机理的论述中,最重要的就是《灵枢.背腧》所言“黄帝间于歧伯曰:愿闻五藏之腧,出于背者.歧伯曰:脚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三焦之间”,认为主要是“五藏之腧出于背者”,即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点就是背俞穴,所以背部背俞穴能够治疗和诊断相应内部脏腑的疾病.向之中谈及背俞穴的来源:“《明堂》脏腑背俞首先引用了《灵枢·背腧》的经文,说明这些背俞是根据《灵枢·背腧》‘五脏之腧出于背者’的脉气而来,并增补了六腑背俞.观其脏腑背俞穴位记载,皆为‘第几椎下’,均无‘足太阳脉气所发’注语,说明《明堂》对脏腑背俞,是认为由本脏本腑直接‘出于背者’,又直接内通脏腑,是属于向心脉系的,不是《经脉》篇足太阳脉气所发。”这一论述使背俞穴为脏腑之气所直接输注于背部的穴位这一论断更加明晰,是临床一个有别于传统针灸理论的独特选穴方法,故其部位当有其特殊性,输注的当为一个区域而不是经络上的单个穴点。
郝老师认为夹脊穴与背俞穴共同应用,共有一下几项治疗作用:
   (1)诊断相应脏腑疾病    
    脏腑有病,可以在相应的背俞穴有压痛点,或者发现结节条索样变化.如心脏有疾可在心俞、督俞、至阳、灵台,肾脏有疾可在肾俞、命门等督脉穴探测到反应。脏腑之气不仅通于膀胧经的背俞穴和督脉穴,也通于夹脊穴,因而夹脊穴和背俞穴一样,作为脏腑之气出人之处,都能够反映脏腑病理生理功能的变化。
   (2)治疗相应脏腑疾病    
    《内经》云:“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就是指通过外在腧穴的反应来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由于夹脊穴和背俞穴一样,都是脏腑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穴点,都与督脉和膀胧经有密切的联系,是人体内在脏腑与体表相联系的部位,临床上应用夹脊穴治疗脏腑疾病,也是常用的方法。
   (3)治疗相表里脏腑疾病
由于脏腑相互表里,经络联系密切,虽然脏腑之气各自输注于相应的背俞穴和夹脊穴,但由于脏腑间经脉的相互络属关系,使气血相互沟通,故针刺背俞穴或相应的夹脊穴,不仅能治疗相应本脏腑疾病,同时也治疗相表里脏腑疾病。如取胆俞或相应夹脊穴可治疗肝脏疾病,取脾俞或相应夹脊穴可治疗胃部疾患。
   (4)治疗相应脏腑所属器官及五体病
    背俞穴和夹脊穴不但对相应脏腑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这些脏腑所濡养的五官五体病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如目疾与筋病可取肝俞或同一水平的胸9夹脊穴,耳鸣耳聋常取肾俞或同一水平的腰2夹脊穴,以及与胸9腰2同一水平的反应点.
郝老师在应用背俞穴及夹脊穴治疗疾病时,两者是共同使用的。背俞穴首先作为诊断穴位的身份出现,在确诊疾病的病位后,用阿是取穴法确定其定位,那就是在背部一定的区域按压寻找敏感点,根据敏感点的位置确定相应背俞穴,再根据背俞穴确定与之相应的夹脊穴。结合揣穴的力度、手下的虚实感觉及脉象表现确定病人的虚实。如此即可确定取穴又可确定手法,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取穴过程。在针刺手法上,郝老师以深刺为法,针刺到位后,采用呼吸补泻配合捻转补泻的手法进行治疗。
    现将郝老师针刺夹脊穴及背俞穴的手法详述如下:针刺夹脊穴时,一定要找清楚上下两个棘突的关系,明确两个棘突位置后,在两个棘突中间旁开0.5寸进针,针尖略向外侧倾斜,当进针至骨质时停止进针,记录针刺深度,退针至皮下,将针刺方向向外倾斜的角度变小后进针,当进针至上次进针深度时针下会有韧的感觉,此时放慢进针速度,缓慢进针至柔韧感消失,患者会出现往相应部位的窜麻感,为进针成功的标志。针刺背俞穴时,根据上述揣学法找出的背俞穴位置进针,针尖向脊柱方向进针,当针下有碰到骨质的感觉时,停止进针,记录针刺深度,将针身退出针刺深度的一般,向头或向足调整针针刺方向,当进针至原深度时,患者会出现往相应部位的窜麻感,为进针成功的标志。
    (四)善用火针治疗疑难杂症
郝晓老师指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人之所生,阳气为要,阳气主动,如火之炎上,疑难杂症多病程日久,耗伤阳气,邪气沉珂,只有火针可消。常见郝晓老师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彻夜难眠,郝晓老师以三头火针烧至通红,于疱疹区轻柔快速的点刺,患者当晚即痛消安眠,又见郝晓老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肿胀冷痛难以活动,郝晓老师以火针针刺,当时即感关节温热舒适疼痛减轻活动如常,还见过郝晓老师以火针治疗静脉曲张反复发作,血管迂曲腿沉烦乱,以火针放出淤血,效果立竿见影。
郝晓老师认为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既有针的刺激又有温热刺激,在操作时应注意三个要点,即“红”、“准”、“快”,所谓“红”是指针体烧至通红时,迅速刺入穴位或部位、这样可使火针具有穿透力强、阻力小的特点,能缩短进针时间,减少病人痛苦、另一方而针体通红时施术,刺激最强,疗效最好、所谓“准”指进针要准、因火针进针后不能再变动,所以要取得好的效果,进针时必须准确,“快”指进针要快,动作快可使患者小受痛苦或少受痛苦。 (一)身心和合,异同平衡。
  1. 关于身心和合的缘起。
郝晓老师指出,针灸治疗最注重制神,所谓制神,即是指人的身心要统一,这里既包括医者身心统一,也包括患者身心统一,以及医患之间的身心统一。医者身心统一是要求医者诊病治病时要心无旁骛,心思和行动要统一;患者的身心统一是指患者要对有真正想治病的心和对医者的信任;医患之间的身心统一是指医生和患者之间形成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互助的,既有患者的配合,也有医生的扶持,彼此身心交流,达到一种医者知其病,患者乐其治的状态。
18世纪,法国人拉·梅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勇敢地作出结论:人是一架机器;在整个宇宙里,只存在着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在这里,这个结论决不是一个由于需要或假想而提出来的假设;它决不是偏见的产物,甚至也不仅仅是我们的理性的产物”,并认为,“有多少种体质,便有多少种不同的精神,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风俗。盖伦就早已认识了这一真理,而笛卡尔则更推荐了这个真理,进而认为只有医学才能改变躯体而改变精神、风俗和习惯。这是真的,是黑胆,苦胆,痰汁和血液这些体液按照其性质、多寡和不同方式的配合,使每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这种机械唯物论的认识,公开表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立场,驳斥心灵为独立的精神实体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证精神对物质的依赖关系,但也陷入了绝对的一元论的立场。然而,这种机械决定论的幽灵就像盲人摸象,在复杂的社会事物中,以为“找到了一个事实,就证明了一个真理”,使得人们囿于生活的狭隘经验,惯于沿袭“单一因果关系”的思路,用一个原因,去说明一个结果;用一个事实,去证明一个道理,一句话:真实性就是科学性,这是拉普拉斯决定论的观点,而按照大科学观中系统决定论的观点,科学性=真实性+概然性+模糊性。郝晓老师就认为一味的追求所谓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证明、科学的原因,在不了解什么是科学的情况下就是最大的迷信,中医药包括针灸即使是在没有实验证明或完全证明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不科学,就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即使没有他们这些伟大的人,这些客观事实也是存在的,同样针灸以及经络就是科学的客观事实。
(2)身心和合对医学的影响。
郝晓老师认为随着现代人的认识的深入,包括中医经络等的关于科学性的这些丰富的内涵和多样性的特征正在为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和洞悉,从而让我们逐渐从对唯一确定性的追求中解脱出来,走向多元化的认识人体以及健康疾病的立场。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在心身二元论的思想指导下,注重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并以此推动临床的进步,对纯粹理性知识追求的科学观开始在西方社会发生演变,古希腊对科学真理的形式逻辑的、演绎的、先验的和非功利性的自由思考式科学认识方法被以归纳的、经验的、实验的、实用型为主和通过实验找因果关系的经验式科学认识方法基本取代,这种追求实效的科学观推动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促发了西方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客观上促进了西方医学的进步并取得实效。然而,这种科学观造成了心身割裂,主张将科学知识限制在可观察的范围内,强调观察和实验作为科学方法对科学知识的产生和验证的重要性。这种对观察范围的限制确实在无机的非生命领域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但在有机的生命领域造成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因为严格限制条件和排除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很难对受到心理、社会、环境等各种复杂因素影响的人的生命有着精确的认识、精准的描绘。西方医学所谓确定性中的不确定性,就是从此而来。
郝晓老师认为针灸则一开始就专注于临床研究,一直将复杂的人直接作为研究的对象,倡导心身统一,看到的是“病的人”,而不只是“人的病”。中医学本土化的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色彩非常浓厚,这是由针灸自身的发展历史决定的,然而,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及其语境下,针灸赖以存续的文化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代表针灸只能被动地接受现代化的正面冲击,甚至还被逼接受其中的不合理的成分。相反,郝晓老师认为现代的医学包括中医学与西医学其重新建构和巩固需要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针灸中汲取智慧,需要将那些朴素的、古老的、直观的符合当代生态医学、整体医学思想的理论改造,摆脱科学主义的束缚,用身心和合去取得广大人民对针灸的理解,也是未来针灸发展必然要走过的一段路程,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从哲学的高度和深度深入分析和揭示针灸身心和合思想的内涵、特征和价值,有助于促进针灸与其他各种医疗理论合技术之间的沟通融合和共同进步。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在《作为方法的中国》一书中认为:迄今为止的世界知识是“以欧洲标准为世界标准而建立起来的”,现实中无疑存在着“以欧洲标准无法衡量的世界”,而“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基本上不能套用欧洲标准加以把握的世界”,而最能代表中国中医特色的针灸,正是中国标准的现实版、中国历史的活化石、中国文献的全载体。
郝晓老师提出这种身心和合的概念,是医生至高的境界追求,他打破了长久以来束缚医者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同时开阔了医者的视野,这是极其重要的思想解放,其影响不单单是在医学领域,不单单是让中医不再保守,不单单是让西医更加鲜活,而且让医者之间不再存有芥蒂,医者的追求是在身心和合,而不再与竞争。
(3)身心和合对针灸的指导
郝晓老师更进一步的提出在具体的中医各种基本理论中包括阴阳、五行的和合观念,这样就为具体的针灸临床操作提供了更大的帮助,使针灸的方式、方法、疗效都得到了升华。郝晓老师认为合和是宇宙乃至生命的根本规律,反映了自然界及人体普遍联系、协调共存的本质,和合就是求同存异,但关键点在于存异,这就好比一篇动听的乐章是由不同的音符不同的旋律共同谱写造就的一样。
  1. 阴阳和合
阴阳对立与互根的交互作用,形成了阴阳之间的互动机制。阴阳任何一方对另一方既制约,又促进,促进使对方增长、盛大,制约使对方削减、衰退,如此两种力相反相成,使阴阳稳定于一个符合整体要求的消长状态也即和合状态。由于阴阳的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因而和合状态同样时刻不息,正是这种和合状态,“长”不致于过亢,“消”不致于衰弱,保持着彼此协调的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气阴者藏精而起气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之说,充分说明了阴阳互动的形式和结果。阴主内而藏精,不断启动化气充阳,阳主外而为卫,固守肌表卫护阴精。高世轼注:“精藏于阴而起觅,阴中有阳矣……阳卫外为阴中之固,阳中有阴矣。”一方面,阴的“起气”因于“阴中有阳”,“起气”与“卫外”皆主动散,故“阴中之阳”与“阳”之间可相互助长;同理,阳的“为固”缘于“阳中有阴”,“为固”与“藏精”皆主静敛,“阳中之阴”与“阴”之间可相互资生,此为阴阳的互根互用。另方面,阴主藏精而静敛,阳主卫外而动散,若阴无阳制则闭塞内敛而死寂,阳无阴制则张扬外散而消耗,故阴阳的静与动,敛与散须相反相成,此为阴阳的互制。有生有制,阴精才能守中有用,阳气才能卫而能固,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阴阳之间的互动机制阐释了“阴阳合和”的必然性,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会自行性地趋向于合和,由于阴阳的对立互根是其本性使然,其互动合和的过程亦是自发而就,故张仲景称之为“阴阳自和”(《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病治”。阴阳互动合和机制,成就了阴阳的和合调节能力,王夫之说:“阴阳之用以和,而相互为功。”(《周易外传·卷三》)。这样对我们针灸的治疗作用就有了明确的解释,也就是,针灸必然可以对人体起到双向调节,也即是针灸既可以从阳引阴,也可以从阴引阳,不论从哪一方面,针灸会对阴阳整体起到调节使人之阴阳达到和合状态。
郝晓老师在提出和合状态时专门提出了,和合的就是求同存异,而和合的关键在于存异。世界万物之所以多彩多姿,在于异,异就是偏,任何事物之所以成为此事物关键在于它与其他事物的偏性,人的性情各异,疾病各异,不同性情的人即使犯同样的病,其治疗也是各异的,针刺时不能只想着纠正偏颇,更要顺其性顺其偏来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自然界的事物气象万千,各具特色,就每一具体事物内部的“构成”来说,不可能绝对平衡,而是存在着主从地位的差别。数学家魏尔说过:“对称是指每一事物组成份个体之间协调合作,尽其所能以发挥此事物之全体功能而言,对称没有对等、相等或者平均的意思,对称的真谛为中和。一切事物都具其特殊的和合情况及条件,所以和合状态的确立,受制于事物的整体功能以及功能发挥的环境条件.由于事物的功能属性有阴、有阳,环境变化的影响变动不一,因而和合状态下的阴阳地位也有主从之分,阳为主、阴为从则呈现出阳的功能属性;阴为主、阳为从则呈现出阴的功能属性。如四时,春夏秋冬皆有阴阳,但春夏阳多阴少,秋冬阴多阳少。自然事物如此,人体亦不例外,五藏的阴阳构成,一由各自的功能特点所决定,二由外界阴阳变化的即时状态所支配,如:肝体阴而用阳,但以升发琉泄为主,故阳为主,阴为从,春季自然界阳气初生,少阳肝主时,肝的阳气随之而旺,因此阳多阴少的状态,在一定限度内达到极至;心属火主温通,阳多阴少,故阳为主,阴为从,夏季阳气盛极,主时之藏由少阳肝过度至太阳心,此时心的阳气在一年之中呈现出最旺的状态。他藏亦然。这就要求针灸有偏,就好像用药有偏一样,这就是针灸的补泻,看要达到和合的状态是要补还是要泻,是要补阳泻阴,还是要补阴泻阳,还是要不补不泻,只是调动阴阳,是要补一个藏的还是要补所有的,是要泻一个藏的还是要泻所有的。
  1. 五行和合。
五行理论中医基本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了,以五行代表五脏六腑的生克制衡关系对临床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郝晓主任和合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发现五行的和合状态不是单纯的两两的生克关系,这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大的意义,对于认识人体的本质也有积极意义,开阔了治疗的思路。
五行制化,是五行结构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通过相生相克而达到的协调效应。物克谓之制,物生谓之化,生克关系的有机结合称之为“侧化气五行中每一行都承受着“生我”、“我生”、“克我”二“我克”四重关系,对某行而言,他行对本行的生、克作用协调适中,本行便能“无过不及”,保持“时中”状态;对整体而言,周而复始的循环生克,维持着五行结构的协调有序。五行胜复,是五行结构受到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通过相克而形成的调节机制.当五行结构中的任一行在某种因素影响下出现太过不及时,正常的制化协调遭到破坏,五行的胜复调节机制便会发挥作用。胜即偏胜之谓,复乃报复之意,《内经》把由于太过或不及引起的对“己所胜”的过度克制,称为“胜气”,平抑胜气的反作用力童称为“复气”,《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复气的产生,需要五行递相克制的中间环节才能实现,如火气太过,则金受克而偏衰,木失金制则偏亢,土受木抑而衰弱,水失土制而旺盛,将亢火抑制下去,以复其常;火气不足,被水侮,金失火制而偏亢,随之木衰、土亢、将盛水平复,使火气恢复。这样,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使失衡的五行系统恢复毯态。复气的强度,由胜气的徽甚所决定,如《素间·五常政大论》所说:“徽者复徽,甚者复甚,气之常也。”五行的调节机制并不是无限的,若胜气太强,复气便失去修正能力,五行结构随之失调,在人则为疾病。从五行系统的调节过程来看,五行相克的作用尤为突出,故《内经》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这就为针灸的治疗提供了依据,以其相克来治其亢害。同时在和合的思想指导下,以五行递相生克的规律为线索,着眼于五行运变的整个过程,全面考察五行中两两之间一切可能的相互关系,便会发现:五行运变,不仅存在递相生克的循环形式,还呈现出生克和合,即五行中任意两行皆有互相生克的关系,如木能生火,也能克火;反之,火亦生木,亦能克木。五行生克和合的作用形式,实际上并未违悖五行生克的基本规律,但内容上更为复杂,过程更为曲折,作用方式更加多样化。从相生顺序言,以木、火为例:木与火的作用形式有四种:①木生火。此为直接作用。②木克火:以木为起点,通过木克土,土克水的过程,达水克火,中间经过土、水的传递,结果为木克火。③火生木。以火为起点,经火生土,土生金,余生水,水生木的过程,中间经土、金、水的传递,结果为火生木。④火克木。以火为起点,经火克金,金克木而达火克木的结果。以上木与火之间,木对火的作用有生有克,火对木的反作用亦有生有克,但作用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方向、途径有异。从相克顺序言,以木、土为例。两者之间的作用形式亦有四:①木克土。此为直接作用。②木生土。以木为起点,经木生火,火生土传递,达到木生土。③土生木。以土为起点,经土至金、至水、至木,依次相生,结果为土生木。④土克木。以土为起点,经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结果达土克木。以上木与土之间,亦通过中间环节构成互相生克关系.他行亦然.木与火(相生顺序)或木与土(相克顺序)之间的生克运变,是一个多级多路的反馈调节机制。郝晓老师认为五行的这种生克关系并非简单的单向联系,这种复杂的和合状态就是,动态平衡的网路体系,网路上任何一个点的状况都会影响到网路上的任何一个点同时反过来影响这个点,这种影响就好比这个点的状态会反应其他所有点的状态,也即是包含了所有点的状态,这就是五行的更高层面的和合状态,即五行中任何一行包含有(于)其他四行的现象,如土为万物之母,土中有木,木赖土以植;土中有火,火赖土以荣;土中有金,金赖土以藏;土中有水,水赖土以固.他行亦然。这种事物无限多的层次和无穷可分的特征方面,与阴阳学说是共通的。这就为我们针灸治疗人体打开了一扇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的窗口,低层次的五行结构作为高一层次五行结构的子系统而存在。两个相邻层次的五行结构之间的联系,依靠高层次的特定某行来维系,这一特定某行主宰着其子系统的总体功能,进而支配着子系统中各要素的局部功能.如,脾属土,为“后天之本”,靠运化功能主宰着“脾土系统的运化,在“脾土系统”中,其他四藏皆由脾土运化功能所支配,运化失常,则他藏功能亦受影响,同时他藏“与运化相关”的功能失常,也必然波及脾的运化功能。因此这就要求针灸要更加细致,针灸的目的方向要更加的精细化,调理脾胃,调理运化,不仅要针刺脾胃还要把其他脏腑的运化都要调动起来。
在郝晓老师身心和合,以及以和合阐发中医理论的观念指导下,针灸治疗将变得更加的有意义,有目的,有目标,有信心,有疗效。在此观念的引导下,郝晓主任重视“少火生气”,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独特针刺手法“轻柔针刺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一节,阅张景岳《类经》注:“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马漪《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注:“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生旺,血亦壮矣,如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有一份少火,便有一份生机,郝晓老师认为少火与元气的关系即为密切,亢盛的阳气能使元气衰弱,平和的阳气能使元气强固,壮火消耗元气,少火能使元气壮盛;壮火会损伤元气,少火能资生元气。因此在临床上应以生少火为原则,有一份少火,便有一份生机。如《伤寒论》第288条指出:“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身踌卧,手足温者,可治。”第295条又说:“少阴病,恶寒自倦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此文说明了人体如果没有“少火”的温热,功能就不能恢复或不存在;有“少火”的温热存在,就有功能存在或机体能够恢复健康。《伤寒论》第292条曰:“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在这里指出吐利的病人手足不逆冷而温热,就可以不死,反发热是因为仍有“少火”的存在,“少火”是生气,人体的功能可以依靠“少火”的生养而恢复,所以说不死。
郝晓老师认为人之生在于少火,少火不熄,则人生生不息,药物有助少火者,也有助壮火者,针刺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药物不同则壮火少火不同,而针刺只是用一根针,怎样起到少火的效果呢,郝晓老师经过40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针刺手法完全可以达到少火生气的作用,经过反复的临床验证及参考经典,创立了轻柔针刺手法。《大医精诚》“腧穴流 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其不殆哉!”。
郝晓老师认为针刺手法是为了达到某种治疗日的所采取的操作方法,包括进针前的准备、揣穴、循切以及进针后的操作和出针等各种手法,临床实践说明,针刺手法对临床疗效具有直接影响,不同的针刺手法可产生不同的针刺效应,形成不同的刺激量。如果不能正确掌握适度的刺激量,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全而理解针刺手法应包括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具体施术手法的选择、施术所持续的时间、留针时间的长短。同一穴位不同针刺方向甚至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加之施针的深浅、指力、频度不同,对疾病的治疗和转归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如何达到目的,就要采用轻柔针刺手法,而采用轻柔针刺手法的目的在于生少火之气,如何才能做到轻柔针刺手法呢,郝晓主任总结临床主要的关键点:
  1. 身心和合,虚静为要。
郝晓老师指出,针刺之前,作为医者要保持身心的最佳状态,也即是劲量不要处于疲劳状态,尽量保持精神饱满状态,心之所思手之所出,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医者内心要平静,虚怀若谷,患者尽量也要保持安静状态,不要过饥,不要过饱,不要精神过度亢奋或萎靡,医者和患者之间以一种和合的状态建立精神上的沟通,使针为之使,让针作为使者传递给患者医生所要患者达到的状态,使一丝生气缓缓而来,一株少火绵绵不息。
  1. 徐徐而入,轻柔和缓。
《灵枢·五乱》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故气乱于心,.…徐入徐出,谓之导气……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郝晓老师指出,临症千变万化,但我只把握生气,不论虚实,只要一丝生气得生,自然泉源不竭,而手法的关键在于‘徐入徐出”,轻柔而和缓,引气机以来复,调整患者生理功能、病理功能、心理功能,使人达到和合状态,而“气和则神安”。具体操作要领如下:左手徐徐于将进针处摸抚,调动经络的敏感性,同时平复患者,感受手下的状态,找到最佳的进针位置,右手持毫针,左手固定皮肤,毫针距离进针点要尽可能地无限接近,以感受针下的气机,徐缓地由穴位皮肤刺入,缓慢地深入,期间要仔细体会针在体内的穿行过程,有时甚至针入即停,体会针下的感觉,然后再捻转针身,捻转初期一定要幅度小、力量小,由微微捻动,到徐徐捻动,到高频颤动,再由高频颤动到徐徐捻动到微微捻动,也可停留于微微捻动或徐徐捻动或高频颤动直到留针或出针,该针法要求捻转幅度角度极小,有时甚至看不到手指的捻转活动,仅有手指肌肉的抽动,临床操作时稍不注意,或左右用力不均匀,不仅患者感觉不适而且医者手下也会出现滞针,从而无法达到针法所要求的均匀、和缓、始终如一而有连续性。由此可见,该针法在小范围内捻转的频率、角度和幅度表面虽看似简单,但是临床操作起来实属不易。这就要医者心细如发,至精至微,手下务必要有深厚的基本功,不仅手脑协调、心手相应且要求手下可控性要极强。轻柔针刺手法操作时除了秉承传统的“徐缓”的手法之外,还有轻柔的手法在其中。
  1. 少火已生,以意导之。
通过轻柔针刺手法,最终的目的是使少火生气,少火之气即是针感,临床多谓之酸麻胀重,但郝晓老师指出,酸麻胀重多是病人的感觉,真正的针感在于病人自觉针刺部位舒适,同时医者针下手下甚至身体精神感觉舒爽通泰畅达,甚至指间手心有烘热感,此时在医者有意引导下,通过手指轻微的方向调整,或是针尖的轻微挑动,使这种感觉循经传导至所要到达的方向或地方。
  1. 静以留针,徐出轻揉。
施行以上手法后,逐渐将捻转的频率降低,手指的捻转也逐渐缓慢,直至手指停止捻动,但仍需指捻住针柄,医者深呼吸,放松身心,然后将针徐徐退出,左手以消毒棉球按压并轻轻揉按。
但同时郝晓老师指出,轻柔针刺手法的目的在于引少火生气,不能过分的追求针刺手法的标准形象,否则易犯本末倒置的错误,而轻柔针刺手法的基本在于捻转,是针刺手法中最基础的,由于后世医家对《内经》《难经》等经典文献中有关针刺手法记载的不同理解以及不断发挥,产生了混繁复杂、种类多样的针刺手法。针刺手法的这种发展情形遭到了许多医家的质疑,如明代著名医家高武在其代表作《针灸聚英·卷之三》八法”“四法”和“人身左右补泻不同”三篇中论及针刺补泻手法时分别指出“此八法巧立名色,非《素》、《难》意也”“此法亦巧立名色而已,求针之明,为针之晦”“捻针左右,已非《素问》意矣,而人身左右不同,谬之甚也。”之所以出现这种争议,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对经典文献理解的差异,另一方面不排除如此复杂的手法,在继承和临床应用上存在较大困难,因此难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并得到客观的临床实践的验证。
结语:在郝晓老师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生涯中,潜心钻研岐黄之术,学验俱丰,治学严谨。学术上勤求古训、博采众长;诊治时知常达变,不拘常法,师古而不泥古。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深的医学造诣形成了自身的学术特色。3年跟师时间一晃而过。感谢老师带领我们走进的中医更深领域。同时我们也从老师的身上学到了中医的精神,这是我们将来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身的支撑,郝晓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乐于临症的精神,都深深的感染着我们。老师对经典的执着,对经典的阐发,对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见解,都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同时也有助于推动针灸客观实证的进步,探索中医自身的建设。
作者简历:梁栋 (1980年04月),男,汉族,祖籍山东省肥城市,现就职于肥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针灸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省肥城市中医医院 | 地址:肥城市长山街024号
电话: ( 总值班: 0538-3229588 医务处:总值班: 0538-3229588 ) | Email:fcszyy@163.com
鲁公网安备37098302000283 | 鲁ICP备15016479号 | 网站建设:九方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