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郝晓工作室 > 老中医资料库 > 详情
分享到: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 结业论文:郝晓主任中医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来源: | 发布:2021-08-16 14:45:31 | 浏览:
附表8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
结业论文
 
 
郝晓主任中医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继 承 人  沙玉奇                
指导老师  郝晓                  
学科专业  针灸                  
带教单位 肥城市中医医院         
完成日期 2016年                
继承级别 县级继承人             
 
目  录
1、摘要……………………………………………  3
2、综述……………………………………………  4
3、指导老师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5
4、指导老师学术思想的整理与研究…………… 16
5、结语及致谢…………………………………… 30
6、个人简历……………………………………… 31
 
 
 
【摘要】郝晓老师重视读经典,重视整体,重视人体自愈能力,主张对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以调整平衡,激发提高人体自愈能力为主,对疑难杂症采用特色针灸治疗,重视以偏纠偏,如对常见的内科疾病感冒、头痛、咳嗽、腹痛、泄泻、采用整体的阴阳、气辩证,以简单的药物调理整体;如对带状疱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月经紊乱等疑难病采用火针、督灸、自制外用药贴、脐疗、穴位埋线等特色疗法,针药并用,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郝晓 学术思想 临床经验
    [Abstract] Professor Hao Xiao pay attention to read the classics, on the whole, pays attention to the body's self-healing ability, advocated for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 to adjust the balance of excitation, improve human self-healing abili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icult miscellaneous diseases acupuncture treat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iation, such as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isease common colds, cough, headache, abdominal pain, diarrhea, by overall, yin and Yang gas dialectical, with a simple drug treatment on the whole; herpes zoster, ankylosing spondylitis, rheumatoid arthritis, ulcerative colitis, menstrual disorders and other diseases by fire needle, Du moxibustion, self medication for paste, navel,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clinical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 Hao Xiao;Academic thought;clinical experience 
综述:
郝晓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重视读经典,重视整体,重视人体自愈能力,主张对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以调整平衡,激发提高人体自愈能力为主,对疑难杂症采用特色针灸治疗,重视以偏纠偏,如对常见的内科疾病感冒、头痛、咳嗽、腹痛、泄泻、采用整体的阴阳、气辩证,以简单的药物调理整体;如对带状疱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月经紊乱等疑难病采用火针、督灸、自制外用药贴、脐疗、穴位埋线等特色疗法,针药并用,临床疗效显著。郝晓老师认为:作为中医,学习经典是根基,而在现今信息充塞的社会,如何抓住中医的本质不会误入歧途,中医经典就是一盏指路明灯。所谓:“离圣久远,各自是其法,何以别之?”(《难经》十六难)。历代医家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对中医经典著作所作的理解与阐发,一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医经典著作所奠定的中医学理论体系。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误解、曲解、重塑经旨的“过度诠释”现象。这就对后世中医学习造成障碍,而学习经典正是正本清源,拨云见天,同时也不能盲目的迷信,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郝晓老师认为阴阳与气是统领一切辨证、辨病、治法、遣方、用药、用穴、手法等的总纲,看病治病首先要明辨阴阳气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只是见火灭火,水来土屯,要抓住各种现象背后的总体状态,才能有的放矢,治病才能简便验廉。同时郝晓老师又认为人体常见病多发病为人体能够自愈的疾病,只是普通的经络筋疾病,只是自愈的时间和程度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是如果没有针药的辅助,则可能越来越重,经络筋系统破坏严重难以恢复平衡,最终成为疑难杂症,对于疑难杂症不能通过常规的方法治愈,只能针药并用发挥针灸特色疗法以奇制胜,同时要吸收现代工具、技术、思想与中医针灸结合,其吸收现代关于疼痛的闸门学说利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以及利用现代臭氧抗炎、镇痛,把臭氧当做中药来使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郝晓老师的这种即重视经典,又不盲从,即重视人体整体自愈,又重视针药并用,即重视传统疗法又与现代研究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是一种真正的天人相应的科学的发展的中医思维。
一、老师的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
   (一)优选针具,久病重刺。
    郝晓老师从内经的灵枢篇原文及考古发现的九针原物以及相关时期的人类生活技术水平的研究发现:古代的针刺针《灵枢》记载有九针,在当时的制作工艺下不会是现代的针刺针那么细而尖,但是却与针刀接近,而当时人们的生活医疗水平极差,只有在人体自愈能力不能使疾病康复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求治于医生,古代的针刺穴位治疗相当于现代的针刀治疗阳性点,古代的穴位相当于现代针刀治疗的高应力点、压痛点、瘢痕点、肌腱、韧带附着点等等。现代的针灸穴位定位应该是总结的过去的大多数软组织病的高应力点、压痛点、瘢痕点、肌腱、韧带附着点,现代的针刀治疗点大多数应该就是穴位点,现代的针刺治疗就有些失去意义了,或者说收效较小了,因为过去的针具不是现代的常用针刺针。  腧穴是构成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现代针灸治疗的治疗点,关于穴位的发现最常见的说法是“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的治病部位。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当身体某一部位或脏器发生疾病时,在病痛局部砭刺、叩击、按摩、针刺、火灸,发现可减轻或消除病痛。”[1]可见腧穴是人们不断的实践经验总结,其定位也是直观可见的体表标志定位,也就是说随着体表标志的改变,穴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是现代针灸教材所述穴位几乎全是某一固定点,此为现代针灸的重大错误。
这一错误的根源是腧穴概念并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更新概念,也没有国际认可的深入明确的腧穴定性定量研究成果,究竟什么样的人体部位才能成为腧穴?这时我们引进了一个诞生不到10年的概念“针刀医学”。
针刀医学是将东方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医学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并再创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2]而针刀的治疗点很多恰恰与针灸的穴位是“同一位置”,但是针刀的治疗点选择并不是依据穴位的定位,而是以针刀治疗疾病的理论为基础定位。[3]其中多是以中医整体观念阴阳平衡观念为指导结合现代西医解剖学、力学等为基础对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等提出新的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来定位针刀治疗点,这种定点更
有定性定量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而恰恰是这种现代的定点方法所确定的治疗点竟然多数会与古代腧穴重合。同时关于针刺用的针,《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而由于锻造技术的进步,现代的针刺针多比古代细而尖,主要是为了减轻针刺的痛苦,并不能证明治疗效果有所改善。相比下针刀则更接近于古代的针具,而治疗效果有相当的实验室数据支持
由上分析可以看出现代针灸只是延续了古代的腧穴定位和腧穴效用,并没有更新腧穴的概念,也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把针具打造的更精细却没有想到这样的针具是否能更好的解决疾病的根本问题。可以说现代针刺是拿着错误的工具治疗在过去的穴位上而想发挥出过去总结出来的效果。可以说现代针灸是舍本逐末。
下图依次为古代九针、现代针刀、现代针刺针对比:

    因此郝晓老师提出:优选针具,久病要重刺。具体就是对于不同疾病、不同人、不同环境选取适宜的针灸用具,而不能一概用普通毫针治病;对于久病,病程时间长的疾病,在病人整体不是太虚弱或不是太不能耐受的情况下,要采用重刺的手法,或是重刺激的方法来祛除病痛。
例如曾见一老师治疗的面瘫2年的患者,西医诊断为面神经炎,这是一个能自愈的疾病,但是有些可能会遗留面瘫难以恢复,病人往往无法皱眉、无法鼓嘴、流口水、眼睑下垂,就连笑一下也和哭差不多,很是痛苦,吃了好多中药,也做过连续几个月的针灸及西药治疗都没有恢复的迹象,郝晓老师结合患者的经历,辩证认为患者久病入络(后面有关于郝晓老师对于经络筋的认识总结),经筋为之阻塞,实邪深伏,因此老师选取三棱针与病侧面部的口腔黏膜部给与放血治疗,并配合穴位深刺,针针到骨的重刺激手法,使患者面部感觉及运动渐渐恢复。
(二)优选方法,怪病奇治。
    郝晓老师临床通过穴位埋线[4]减肥发现,几乎所有的肥胖伴月经不调的女性患者,在埋线减肥的同时,月经不调的症状得到改善甚至恢复正常,在此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和操作,开展了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穴位埋线调节月经的方法。[5]现将60例疗效观察总结如下:(以下文章已发表于2014年山东省针灸年会学术论文汇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013年以来,郝晓老师用埋线调理月经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患者60例。年龄在20~30岁,25例;31~45岁,35例。月经延后35例,月经提前19例,月经先后不定期6例。
2.治疗方法
2.1取穴 中脘、天枢、气海、曲池、足三里、丰隆穴。多食善饥或食少纳差配脾俞、胃俞;急躁易怒或抑郁紧张配肝腧、胆腧;大便异常配支沟;小便异常配水道。
2.2操作方法令患者仰卧,暴露埋线部位,在穴位上画十字定位,用碘伏消毒。将铬制羊肠线根据需要截取不同长度,并将线用生理盐
水浸泡一下,然后穿入准备好的一次性埋线针,一般在四肢,线要0.5~1.5 em,在腹部线长1.5 cm为宜;在背部线长1 cm为宜;在四肢部线长0.5cm为宜,埋线避开血管、神经,穴位埋线后用创口贴覆盖保护,半个月埋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可休息7—10天后继续,一般3个疗程为一次完整的治疗,可根据实际辩证配穴,每次治疗穴位可以交替使用。
2.3注意事项埋线的患者可能有的人对铬制羊肠线有排斥反应,所以在患者体质改变时如感冒、月经期、疾病发作期等不要埋线。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经1个完整的9次埋线治疗结束后,以患者连续三次月经正常为显效;以患者连续三次月经期改善为有效;以连续三次月经期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3.2治疗结果
表1埋线调理月经60例疗效观察

表1提示从显效率和有效率上来看月经延后、月经提前、月经先后不定期埋线治疗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埋线调理月经适合各种经期不规律的月经不调者。
4.体会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患者多有体质虚弱、情致不畅、痰湿寒瘀,而
以上种种又由于遗传、生活习惯、社会环境、工作压力、情绪休息等不正常导致。本文穴位埋线调理月经的患者大多伴有失眠、乏力、便秘、便溏、困倦、肥胖、消瘦、黄褐斑等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穴位埋线调理月经作为一种复合性治疗方法,[6]利用蛋白线在体内长期和缓刺激腧穴的功能,这种刚柔相济的刺激过程,可以从整体上对经络脏腑进行调节,使之达到“阴平阳秘”而“月事以时下”。
郝晓老师通过临床治疗疑难杂症总结出,但凡难治或经过西医中医各种方法治疗,疗效不好的,这时要学会变通,用不常用的或特色的治疗方法治疗,例如上面的肥胖病人的月经紊乱对于临床大夫来讲是很难调理的,尤其是经过西医内分泌激素调节治疗,中药针灸治疗往往造成人体整体失衡,月经更难调理,这时采用穴位埋线,持续稳定的辩证穴位刺激,最终达到平衡,使紊乱的月经恢复正常。郝晓老师很重视这些特殊特色的治疗方法,谓之怪病奇(ji)治,为此在40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结合古代现代经验,在针灸科开展了很多特色疗法如下:
1、督灸
督灸, 是指根据患者体质,于“督脉”上铺以针灸科自制的“温补脾肾”等药粉,覆盖姜末、蒜泥,再于其上铺艾绒,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艾灸法。督灸的治病作用是多方面的,涵括经络、腧穴、药物、艾灸、发泡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优势,直对病所进行全身调整。发挥益肾通督、温阳散寒、壮骨透肌、破瘀散结、通痹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体质虚弱的慢性病,肢体疼痛麻木,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也可用于疾病的预防和保健。
2、脐疗
脐疗,是指根据患者体质,于“神阙”穴上和面作碗,并于碗中加于针灸科自制的“温补脾肾”等药粉,再于其上铺艾绒,用于治疗疾病的一种特殊艾灸法。有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抗衰老的功效。主要用于宫寒不孕,月经不调,脾胃虚弱,腹泻,便秘,溃疡性结肠炎,小便不利,失眠多梦,前列腺增生,痛经等生殖及消化系统疾病,也可用于身体调理养生保健。能改善气血,提高免疫力。
3、火针
火针,是用特制的钨锰合金针,经烧制温热后采用一定的手法根据患者体质刺激输穴或患处,以增加人体阳气,驱寒除湿,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使经络通、气血行,达到消肿散结,活血排毒的效果。可治疗反复发作的下肢静脉曲张,腱鞘囊肿等,尤其对带状疱疹初期疼痛有特效。
4、醒脑开窍针法
醒脑开窍针法,是采用“鬼手神针”石学敏院士提出的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提出的治疗法则和针刺方法。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以特定的针刺手法通过针刺复苏人体脑窍及其连属的组织的受抑、受损、受挫的功能,开发恢复其具有主宰传导、联络和支配作用,用醒神、调神的方法来恢复脏腑和肢体的功能。适用于中风病如脑梗塞、脑出血及其相关各种急症、神志、精神疾患、各种脑病等疾病。
5、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疗法,是运用精密的带刃小针,以现代骨骼肌肉最新研究进展为理论指导,采用纵疏横剥等精细的手法,达到痛苦小、见效快、花钱少、变不治为可治、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治为速愈等效果,主要适应症为各种因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痛症如:颈肩腰腿四肢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颈椎病、膝关节炎肱骨内外上髁炎、滑囊炎、腱鞘囊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6、三伏贴
三伏贴,是中药的穴位贴敷疗法(郝晓老师根据不同疾病系统辩证用药配制三伏贴1号方、2号方、3号方),运用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利用每年农历夏季三伏对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使药物持续性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如:体虚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慢性鼻炎、反复咳嗽、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月经不调、痛经证属寒凝胞宫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证属寒邪闭阻、肝肾亏虚者,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病变证属阴寒内盛、经脉瘀阻者,连续治疗3年或更长的时间效果明显。
7、中药外敷
是将临床总结的方药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打粉研磨配以适当的溶剂调匀,在患者休息时(主要是夜间睡眠状态下),于治疗的局部涂抹,并用保鲜膜等从外部裹覆,待一定的时间拆除保鲜膜等,将外用药清理干净,达到消肿止痛,驱寒散风,疏通经脉,强筋壮骨的作用。例如郝主任总结并应用于临床的万金消痛散:
  姜黄20g 生大黄30g 黄柏10g苍术8g
  厚朴8g  天南星8g  陈皮8g  甘草8g
 白芷20g 天花粉20g 生栀子30g细辛15g
对于急性扭伤拉伤疗效明显,对于膝关节肿胀明显的,于夜间外敷,晨起即可达到消肿的作用。 郝晓老师在临床针灸治疗中对于选穴很是注重,对于我们现今针刺时大多数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把病人扎的满身都是针的做法,不是很赞同,他常强调选穴要精益求精,就像打仗,兵贵在精不在多,常常亲自指导我针灸,记得有一次患者反映我扎的疼,我问老师“我是按书上的基本操作手法进针,也采用了无痛进针的方法,为什么我扎的就比较疼呢?”郝老师说“理解了书本的进针方法,和实际操作是不一样的,我可以帮你看一下,你拿下针我看,单手持针,动作要慢些,每一个步骤,都慢慢来,包括持针,运动,进针等”我演示了一遍我的进针手法,老师说“问题基本找到了,你持针没错,但在进针的当时,各持针手指力量不平衡,导致针有弯曲,你想想一个针弯着进了皮肤能不痛吗?”在老师指导下,果然再次施针就比较好了,但还是不能达到老师的水准,郝老师说“针灸不光要身体力行,还要体会、意会,比如针刺进去了,这个针在人体里面运行时的感觉是怎样的,虽然很难体会,但只要坚持修炼,也会有所成就。”,因此在郝晓老师看来不光选穴要精,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对于每一个针刺的环节,都有着妙不可言的内涵,需要不断的体会。记得遇到一位患者,腰痛伴左下肢疼痛,仰卧位不敢动,想为其针刺腰背及下肢外后侧经穴,但患者不能翻身活动,郝晓老师来了,一开始给予针刺经外奇穴:腰痛穴,又针刺第二掌骨腰部全息穴,再取头针顶颞后斜线,最后取腕踝针下456区留针,患者终于疼痛明显减轻了,郝晓老师说“中医针灸有很多创新,有很多新的发现,我们要紧跟潮流,集百家之长,但万变不离其宗,仍是离不了针刺,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要善于完善改进,形成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不同的情况下,不至于束手无策,才能真正做到优选穴位。”同时郝晓老师对于针刺的手法要求也是极高,他认为选穴的精当并不代表疗效就好,关键在于穴位针刺得气,而得气的关键在于手法。记得在门诊一位患者,30岁,自述大便稀溏,粘滞不爽,已经10多年了,平素无其他疾病和症状,但喜饮啤酒,夜间睡眠较晚,郝晓老师亲自检视患者后,开出针刺处方,嘱针刺大肠经穴,郝晓老师说根据患者主诉,乃大肠经感受湿邪为病,酒为湿热之品,湿性粘滞,大便不爽,但针刺时主要为合谷穴,采用透刺的手法,以合谷穴进针针尖朝向第二掌骨全息穴的胃肠部,有酸胀感为最好,果然针刺一次后患者反映大便比原来略成形了,针刺十天后症状消失,嘱患者适当锻炼,多吃水果蔬菜和面食不要饮酒。郝晓老师说透刺是针灸临床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法,不同疾病,在选择治疗穴位时,如果有两穴比较靠近就可采用这种方法,但由于刺激性大多比较强,对体质虚弱患者一般比较慎重。除了常用的针刺手法郝晓老师在总结了一些独到的针取穴及针刺手法,(以下内容发表于2015年山东省针灸年会刺法灸法专业委员会学术文章汇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例如:腰腿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为痹证,西医诊断多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治疗有很成熟的系统处方方案,郝晓老师通过总结历代医家医书关于魂门穴的论述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形成了以针刺魂门穴为主治疗腰腿疼痛的特效方法。
    1、腰腿痛病患选取
选取单纯腰腿疼痛及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疼痛患者,中医认为腰腿疼痛属痹症范畴,多为经络筋脉痹阻所致,本文所论腰腿疼痛为脏腑辨证归于肝的病症。
2、腰腿痛与肝、胆、魂门的关系
临床腰腿痛的疼痛部位多为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巡行部位,“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因此主要从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上取穴,“有主内必行诸外”,肝经与胆经相表里,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肝藏魂,临床多见腰腿痛患者于夜间11点-凌晨5点之间加重,符合“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表现,更体现了胆经-肝经-肺经的经络巡行的时间性。魂门穴左临肝俞、胆俞,上通魄门,为阴阳交替的门户。
3、针刺方法
    (1)、腿内侧痛,由魂门穴向肝俞、筋缩透刺。
    (2)、腿外侧痛,由魂门穴向胆俞或中枢透刺。
    (3)、夜间1-3点痛,由魂门穴向胆俞或阳纲穴透刺。
    (4)、夜间3-5点痛,由魂门向魄户穴平刺。
    透刺以提插捻转结合手法以有针感为度,平刺可留针1-6小时。
    4、临床体会
临床治疗通过优选病患,施以以上针刺魂门方法,一次见效,二次腰腿痛明显减轻,三次腰腿痛多不再发作。 (一)明辨阴阳,从一而论
郝晓主任40多年的从医经历,从最基层的乡村医生做起,到普通医院的转科医生,再到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再到具有独特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指导老师,其真知灼见经历了成形、检验、完善、构筑、运用一个成熟的循环的过程,真正能成为我辈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体系。
郝晓老师认为,中医的理论框架经历了从无到有,中医治病经历了一药一症到一方一证,理论的完善与治病的方法完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完善的,这是原始社会到人文社会的必然过程。
1、阴阳是统领一切辨证、辨病、治法、遣方、用药、用穴、手法等的总纲,看病治病首先要明辨阴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只是见火灭火,水来土屯,要抓住各种现象背后的总体状态,才能有的放矢,治病才能简便验廉。
郝晓老师认为,中医的理论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家学说,“经方派’、“时方派’、“寒凉派’、“扶阳派’、‘伤寒派”、“温病派”、“攻邪派”、“滋阴派”、“火神派”、“泻下派”,这些各说各理,确实是各自有理,每一派的代表人物都是中医泰斗大家,并不自诩为某派,但后人往往局限于一隅,但却作蚕自缚,只有实实在在、勤奋好学、既不排斥也不偏信,融合各家自成一家。
郝晓老师认为,阴阳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之一,阴阳在中医理论中的广泛应用及概念、含义的丰富发端于《内经》,其有关阴阳的论述很多,涉及阴阳的主要篇章不下数十篇,而系统论述阴阳理论的篇章有《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金匾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六节藏象论》等。《内经》阴阳的含义主要涉及:事物的分类属性、自然、规律、气血营卫、部位(内外、表里、上下、脏腑……)、经络、诊候、疾病性质、五味、治疗等。阴阳是中医认识自然的基本方法、分析问题的基本逻辑语言、固化和上升经验的基本纲领、演绎中医防治方法的基本指导思想。阴阳的辩证与六经辨证、五行辩证、八纲辩证、三焦辨证等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阴阳是最上层的概念,因此,它是总纲,是中医看病治病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郝晓老师认为,诊病之法,不外望闻问切,而望闻问切的首要就是要辨阴阳。患者一来,首先望之,男者属阳,女者属阴,男人多气病,女人多血病,男子多治阳以理气,女子多治阴以理血,理气多治肺,理血多治肝......;闻之,声高者属阳,声低者属阴,声高者多实,声低者多虚,实者泻之,虚者补之......;问之,热者属阳,寒者属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切之,脉浮者为阳病在表,脉沉者为阴病在里......等等,临床上男女气血脏腑虚实补泻寒热表里,统统由阴阳统领,一线贯穿,简单明了,说起来简单,但是阴阳的变化多端,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内经中的阴阳有充分的理解:
首先要辨明患者体质的阴阳
《灵枢·通天》:“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少师曰:盖有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这就说明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小孩,每个人由于人体享赋阴阳的多少不同,在性格、形体、习惯、感病等方面也有差别,这种差别反映了每个人在功能活动、对环境的适应、疾病易感受性、对治疗的耐受、对针药的反应上存在差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对不同人的同一种病证状态的治疗要有所区分。
‚其次要辨明经络的阴阳
《素问·调经论》:“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既说明阴阳经络的交通运行关系,经络也具有阴阳属性分类的特点,经属阴,络属阳,经、络又各分阴阳,因此有阴经、阳经,阴络、阳络。《素问·阴阳类论》:“阴阳之类,经脉之道”,经络又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人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经络是运行气血、营卫的道路,由于它与脏腑有特定的联络关系,因此,经络分阴阳的总原则是阴经主内,阳经主外,阴阳经和脏腑一样是表里关系。阴阳经络是相互联系、沟通的关系,并且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作用,使人体物质、信息的阴阳达到协调统一和相互补充的平衡的状态。因此,阴阳经不仅是属性分类不同,而且它们的功能特点也不一样,《素问·调经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经络的阴阳属性,既是本身的特点,又是疾病发生特点。
ƒ最后要确立疾病性质及治则治法的阴阳
《素问·标本病传论》:“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疾病性质的阴阳多少、偏胜偏衰是由疾病的内在病机决定的,而病机又与病因、患者体质状况等密切相关,病因则既包括自然因素、心理因素,即我们常说的内因、外因,是治疗的根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本于阴阳就包括这个含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挽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即阴阳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趋势是多种多样的,而阴阳则是疾病现在的总体状态。《素问·脉要精微论》:“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灵枢·脉度》:“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关格是阴阳偏盛的疾病性质反映,或关于阴,或格于阳,或阴阳格拒不通,其证候表现不一样。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中医辨证诊断的目的就是要辨识疾病的阴阳状态态势。《灵枢·寿夭刚柔》:“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荣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无形而痛者,其阳完而阴伤之也,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其阴完而阳伤之也,急治其阳,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日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由于阴阳表里疾病性质的不同,治疗也应采取不同原则。《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藏为阴,六府为阳。”调和阴阳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思想。调和阴阳的方法包括疏通阴阳、扶抑阴阳,以及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等,而这些的根本就在于明辨阴阳。
  1. 治之以偏所以分阴阳,但不能一偏到底,因为阴阳本和而为一,治疗的目的在于使阴阳和合达到动态的平衡,一味的用寒或一味的用热,一味的用补或一味的用泻,都只是暂时取效甚至加重疾病的复发,心中要紧守其“一”,这个“一”就是“道”,是根本的规律和本质,但却不是能完全把握住的,但我们仍要努力去守道、守一。
客观世界存在着统一的本质或规律,即“道”。“道”本身无象无形,神秘莫测,无增无减,独立不改。它不由他物产生,却能产生出具体事物。它本身不变化,却能使天地万物发生变化。它比任何具体的事物,具体的变化都更具有根本性,是天地万物产生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中医的精髓也是建立在“道”上。
“道”不像阴阳可以用具体的事物来表象,因此我们不可能完全把握住它,但它却又化生阴阳,化生万物,我们只能用“一”来代替它,就是阴阳合而为一,“道”不分阴阳,它就是必然的存在,是我们治病救人的最高追求。《素问·上古天真论》:“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可见不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都是得道的人,虽然不能完全成道,但都能做到阴阳和合,因此我们治病不论温凉寒热、酸苦甘辛、升降补泻,最终就是要阴阳合一以至于道,才能延年益寿。
阴阳作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属性方法,对疾病的治疗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一分为二虽然有助于我们认清属性,但却容易造成我们非阴即阳的孤立的观念,甚至是阴阳的对立观念,要知道阴阳是相辅相成,互根互用的,缺一不可以言它,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阴阳其实是一个东西,这个东西的存在的基础就是阴阳共生体:“一”。而中医的理论体系中恰恰有这么一个“一”,那就是“气”。“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气”的运行规律便是“道”,《列子·天瑞》“夫有形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将,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可见气是阴阳与道之间的链接桥梁,气既是比阴阳高一层级的认识,又是比道更能被人认识的一种状态。它既可以包含某一状态的所有性质更具有概括性,又能化生阴阳属性而让人更深入的理解。比如气可分为有形的血和无形的气,气又可分为卫气、营气等等。气的某一状态包含了温度、压力、湿度、速度、方向、趋势、风、寒、暑、湿、燥、火、升、降、浮、沉、寒、凉、温、热、内、外、表、里、虚、实、阴、阳等等。
(二)经为神、络为体、筋为用
郝晓老师认为传统的中医针灸理论体系讲的很系统且组织结构紧密,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络脉、经筋、皮部等等,由此组成了一个内外、远近、上下、左右、前后交织的网路体系,是一个立体的运动的有规律的整体结构,此网路(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或点或线或面或长时间的某种状态)的反应会传递到此网路体系的任何一个部位,同时又由于另一个部位的反应而引起或影响前一个部位。
活着的人的这样一种网路状态是因为经、络、筋的共同维系,而经、络、筋三者以经为主导,它是调节指挥络与筋,但经本身是看不到摸不到的,是一种类似于引力波的规律的存在,但是它不能离开络的存在而单独存在;而络是经存在的物质基础,又是筋的根基,筋由络生而又维系络的存在,同时体现经的作用发挥一定的功能。
  1. 经为神。
我们在谈到中西医的差异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西医“头痛医头”,而中医可以“头痛医脚”,并不是说西医就不能“头痛医脚”,这里说的是中医学的一大鲜明特点和其优势所在——中医学的整体观,而中医的整体观主要是由经络学说体现的。现代医学虽然已经注意到同神经节段间的联系,而对于不属于相同或相邻神经节段远隔部位之间的特异性联系及其规律尚未注意,更不用说更大的人体跨度上的联系。虽然生命现象的某些部分已经被用西方还原论方法精确地阐明了,然而距解悟生命本质还有很大的距离。因为在人体这张网路上,对任何一个点的及其精微的解读都会被此网路上的任何一个点影响,而对在此网路上割裂下的任何一个点的精微解读都只是对脱离了人体的这个点的解读,这种解读和思维对于我们认识人体是有极大帮助的,但同时我们应当看到,这对于我们把握人体的整体规律有可能造成偏差,甚至越偏越远,郝晓老师认为人的整体规律就是经为神,我们所要做的是不断的验证这种规律,而不是去试图完全掌握这种规律是什么或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规律。这一观念已经或正在被现代医学界所接受,甚至在微观领域的研究也开始注重整体、系统的方法,后基因组时代生物信息学正在发生着的新变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说中医针刺的最高境界在于调气、调神、调经,而穴位则是经气运行过程中的暂时的或相对集中的部位,《灵枢》第三十九篇“雷公问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经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
  1. 络为体。
    规律的存在有没有意义暂且不说,但是对于已经在世的各种生命来说它就是有意义,因为络就是为了经而存在,没有经就没有络,没有络,经就没有意义,就不存在。郝晓老师认为人体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骨骼系统都是络,它是可见的实体,《灵枢.卫气失常》“血气之输,输于诸络”,络是神气血津液精微运行的双向通道,它们既能流出络脉、孙脉,布散于脏腑组织、四肢百骸;脏腑组织、四肢百骸的神气血津液精微也可回渗到孙络,然后依次注入络而周流全身。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出:“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气血由络脉灌注输布到皮肤;再如《灵枢·痈疽论》指出:“中焦出气如雾,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而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清代余傅山在《医述》中进一步解释道:“气血由脾胃而渗入孙络,又孙络而入各经之大络,而入十二经。譬之沟涧之水流入溪,溪之水流入江河也”,即气血在化生过程中渗入孙脉,再由孙脉注入络脉,络脉起收集、输送血液至经脉的作用;还有如《灵枢·经脉》中说“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己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卫气由皮肤充入络脉,再由络脉向经脉方向充盛,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卫气和营气的互生互化。《内经》中常把在体内直接联络脏腑的络脉称为“络”“大络”或“经隧”,如脾之大络大包,胃之大络虚里,女子的胞络等;清代叶天士常称之为“脏络”“腑络”,或直接与某一脏腑联称,如“肺络”“胃络”。从《灵枢·玉版》:“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推测,五脏六腑应该都有大络,大络联络脏腑,运行血气,使五脏完成正常的生理机能,即如《素问·调经论》云:“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素问’平热病论》亦云:“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
郝晓老师认为虽然针刺治病重在调神调经,但是不能单纯的高大上,对于实体的络是人体疾病的最重要部位,而且某些联络脏腑的络脉具有反映病邪的诊断作用,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载有:“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隔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同样,当联络脏腑的络脉阻绝不通时,也会出现相连脏腑或经脉的病变,如《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再如《诸病源候论.心痛候》载:“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故成疹不死”。
郝晓老师认为经为神,统领整体,那么经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关键点在于腧穴,而经穴的沟通关键在于络,看不到的经何以将信息传达于腧穴,这就依赖于周身三百六十五络脉的联络沟通作用。《灵枢·小针解》指出:“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灵枢·卫气失常》指出“血气之输,输于诸络”;《素问·气穴论》载“帝曰:余己知气穴之处,游针之居,愿闻孙络黯谷,亦有所应乎?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张介宾注云:“孙络之云穴会,以络与穴为会也。穴深在内,络浅在外,内外为会,故云穴会”。皆表明经脉的血气或营卫(物质及信息)由经而络,由络而达于气穴,疾病时邪气通过络脉传导于腧穴和经络脏腑。事实上,人体的部分腧穴本身就是由络脉演变而来,郝晓老师认为早期用作诊脉和治疗部位的络脉一般都演变为重要的腧穴,如十五络穴既是诊络之处,也是治疗部位,同时还是络脉的起始处,络穴的主治病症也即相应络脉的病候;再如《素问·刺腰痛论》中“同阴之脉”“衡络之脉”“飞扬之脉”等都是刺络部位,相当于“腧穴”的概念。
郝晓老师临床就善治络脉,他总结络脉之病,不外内因与外因,大凡疾病大多先伤络,络伤日久则会影响到神包括五脏六腑等,也即是络病及经。
  1. 外邪袭络。外邪入侵人体后,首先侵犯皮毛,皮毛腠理开启,外邪遂沿(皮部)络脉——经脉——脏腑——络脉的路径传导。正如《素问·皮部论》云:“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同篇还论曰:“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府,糜于肠胃”。又如《素问·调经论》云:“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素问·缪刺论》亦云:“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也”。
  2. 七情动络。如《素问·痪论》云:“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临证指南医案》亦云:“据病原起于忧郁,郁勃久而化热,蒸迫络脉”,“性躁,气有余便是火,肝胆中木火入络……”,“病起忧虑上损……此气血内郁少展,支脉中必有痰饮气阻,是宣通流畅脉络”,“慎怒动肝,未犯胃土,但久必入络……”。
    (3)起居伤络。如《灵枢·百病始生》云“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与血相抟,则合并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挽,足挽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腆胀,腆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临证指南医案》亦云:“年前好食生米,此饥饱加以劳怒,胃土不和……宜和阳通腑,辛窜通络,湿去热走,腑络自和”,“远客,水土各别,胃受食物未和……久必入络……”,“房劳强忍精血之伤,乃有形败浊阻于隧道,..…以察香入络通血……”。《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如《儒门事亲.身重暗哑》:“夫妇人身重,九月而暗哑不言者,是浮之络脉不相接也,则不能言。《经》曰:无治也。虽有此论,可煎玉烛散二两,水一碗,同煎至七分,去滓,放冷,入蜜少许,时时呷之,则心火下降,而肺金自清,故能作声也”。
3、筋为用。
郝晓老师认为中医的筋的概念范围应该是很广泛的,按照现代的最新研究来说,中医针灸的“筋”应该包含现代筋膜理论,相当于现代的筋膜、肌肉、肌腱等的综合。筋的主要的作用应该是维系络体系,并且使人体发挥运动的功能。
郝晓老师认为人体的运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是不断失衡与不断调整的过程,这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在于筋,在于筋的损伤、修复、调整、平衡、再损伤这样一个过程,而且筋的疾病往往表现为酸麻胀痛,这个正好与针刺穴位的感觉相同,也就是说,穴位大都在筋的范围上。从《足臂十一脉灸经》到《阴阳十一脉灸经》到《灵枢。经脉》,载录的病症逐渐增多,但躯体痹痛始终占半数以上。这与《灵枢经筋》描述十二经筋主病“循筋所过者支、痛、转筋”十分吻合。临床上除痹症和筋性相关病症(源于筋伤的病症),应按经筋病特殊的取穴规律和方法来选穴。治疗这些疾病的腧穴,常常是在原刺灸点(经穴标准定位)的基础上向周围扩延,寻找得气点或气行传导感的新点。这些经筋点的位置一方面可能在“筋骨之旁”.或在“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何若愚在《标幽赋》孙思迅在《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等书中均对“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有相关论述。另一方面这些经筋点在“筋骨之上”.如《灵枢。背喻》有“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及其腧也”的论述,所以循、扪、切、按之法是临床上常用的寻找真正穴位的方法。现代经筋理论认为经筋是软组织形态的高度概括,其主体包含肌肉及其辅助组织如键鞘、筋膜、韧带、籽骨、滑囊、纤维管、脂肪垫等,是人体筋肉系统的总称。这些辅助组织多附着于关节处,不仅能协助运动肌的收缩,保护肌肉少受磨损,维持人体正常运动的生理功能,而且当肌肉发生不协调运动、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时,这些组织也是首先受伤的。因此经筋组织成为关节痹痛的首发部位,其受损也是关节及关节周围痹痛,尤其是顽固性痹痛的常见原因。上述组织被中医称作“尽筋”,即筋结点。当筋结点反复损伤,有“横络”形成时,则被经筋理论称之为结筋病灶点,即循经筋痛点。郝晓老师认为每条正经都有过半数输穴与结筋病灶点贴近,解除这些筋痛点,对于经络的功能改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对脏腑功能都会有调节治疗的作用。
结语:郝晓老师的临床经验,是40多年的实践的总结,学术思想,是40多年的智慧结晶,虽然有很多值得深究的地方,但毕竟为我的继承和发扬指明了方向,这也正是师承的目的所在,也正是师承的魅力所在,对与错只是相对的概念,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所要做的是继承并且总结,病不断的完善,我也相信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完美的,但是完美的是那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感谢老师将我带进中医殿堂的大门,让我领略中医之美,让我追求中医之美,感谢领导给与师承的机会,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针灸学》石学敏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1
[2]《针刀医学原理》 朱汉章 人民卫生出版社)
[3]《针刀临床治疗学》吴绪平 张天民 中国医药科技)
[4]《穴位埋线的源流及其机理探讨》任晓艳——中国医药学报,2004
[5]《针刺配合月经周期埋线治疗产后肥胖症临床观察》 施茵.张琳珊.姜桂宁.赵琛.张凌凌——上海针灸杂志2008,27
[6]《针刺与埋线干预对抑郁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徐世芬.庄礼兴.唐纯志.杨君——-中国针灸2007,27(6)
作者简历:沙玉奇 (1980年03月),男,回族,祖籍山东省泰安市,现就职于肥城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针灸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山东省肥城市中医医院 | 地址:肥城市长山街024号
电话: ( 总值班: 0538-3229588 医务处:总值班: 0538-3229588 ) | Email:fcszyy@163.com
鲁公网安备37098302000283 | 鲁ICP备15016479号 | 网站建设:九方建站